
来源:财联社 作者:陆婷婷
近年来,医药产业不断出台新政策,医保目录增补、国家带量集采等牵动着人们对医药产业的关注。但系列控费举措、原材料涨价等也使得药企业绩有所承压。嘉应制药(002198.SZ)2021年盈利同比降超九成,Q2、Q4净利润显示亏损。有中药材供应商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好多中药材从去年都开始涨价了,而且一直在涨,有的都翻好几倍了。”
嘉应制药年报显示,2021年营业收入5.75亿元,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7.73万元、28.21万元,同比下降92.55%、98.59%。单季度净利润来看,Q1至Q4季度分别为776.44万元、-357.86万元、30.88万元、-301.73万元。
嘉应制药主营业务为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方面表示,净利润承压主要受中药材价格的大幅波动影响。公司产品的部分主要原材料包括土鳖虫、板蓝根等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中药材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司的制造成本,增大公司经营业绩压力。
记者检索多个中药材采购平台,同时与云南昆明、安徽毫州、甘肃兰州等地商家交流,发现中药材整体呈现普涨态势。
“价格波动不算大,但确实有在涨。”某板蓝根生产商家表示,我们种植出来的板蓝根晒干后供应给药厂,一般都以吨为单位走大货,价格基本上每公斤在九块左右,少量购买报价会高一些,十几块钱一公斤。
据该商家介绍,板蓝根有“只要前根”、“不要根部”、“根杆叶整体”等供应,产品规格不一样,要求不一样,货品不同的,价格自然就有差异,如果只要根部,每公斤价格都接近20多元了,“根杆叶整体”价格稍微会便宜些。根据种植周期不同,价位也不一样,年限长(两年生、三年生、四年生等)药含量高一些,价格也会更贵。
另有板蓝根供货商透露,“板蓝根价格没翻倍但是也涨了。板蓝根根部药材“统货”(大小不一,未过筛)和“选货”(精筛选)价格不一样,现在论公斤价位有30多元、40多元。”
土鳖虫作为中药材的一种,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功效。公司年报显示,骨科类产品包括接骨七厘片、接骨七厘胶囊等,产品功能或用途为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续筋接骨,血瘀疼痛。该产品品类2021年实现营收4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达到69.64%,2018-2020年,营收占比分别为66.14%、68.52%、66.12%,长期为公司业绩贡献较大份额。
有中药材种植合作商家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其实从去年七八月份开始,土鳖虫就开始涨价,疫情影响是一方面,另外是产地没有货源,生产及劳力成本提高,产能下降了。去年的价格今年已经买不到了,90%的中药材都涨价,土鳖虫价位将近翻一倍了。记者通过调研获悉,去年土鳖虫市场售价每公斤65元-90元不等,目前每公斤价位则在110元-150元内不等。
华安证券研报指出,中药材价格指数自2019年以来不断提高,尤其是2020年后,季节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多因素扩大供给缺口等多因素助推价格不断提高。整体而言,今年以来中药材仍在掀涨价潮。某中药材公司销售负责人表示,“去年中秋节前后就开始涨价,今年中药材价格涨得老高了。”某中药材供应商透露,“去年冬天以来,当归、党参、黄芪都涨价了,涨了35%左右。”
除了中药材原料涨价施压成本端外,内外部因素亦对公司业绩构成影响。据悉,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公司历经了错峰用电、变更工艺研究、董事会换届选举、股东更迭等方面的影响。
大环境上,面临行业深度变革和产能出清、政策出台频次加快、中成药纳入集采等,尤其2020年新版《中国药典》更是针对中药材,在基源、功能与主治、有效成分含量限制等方面予以规范,相关标准的执行加速中药材供给收缩。但总体而言机遇仍存,老龄人口的增多以及后疫情下人们健康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叠加顶层中医药配套政策层面的扶持等,将带动相关药品需求量的增长。
光大证券研报中提到,“判断这波中药材涨价周期在新版药典和下游市场扩容的背景下有望延续至2023年下半年。”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3月24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塞罕坝森林草原防...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河南省农药兽...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3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2月份,全省财政总收入572 6亿元,同比增长15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 5亿元,同比增长...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之间的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郑州的高校与洛阳、三门峡等地的优势资源、产业联合,又...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郑州有的路段路灯不亮,是啥原因?大河报·豫视频刊发路灯的烦恼系列报道后,引起众多市民和网友的关注,有多位市民反映了身边...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
2022-03-28 11:18:59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22-03-25 09:42:22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
2022-03-25 09:41:26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
2022-03-25 09:37:58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
2022-03-25 08:28:21
-
世界聚焦:00后女孩去面试全程狂怼HR:这种招聘既可恶又可恨
2022-07-01 08:03:52
-
百事通!新一轮医保药品目录启动申报 价格调整常态化
2022-07-01 08:13:04
-
全球快播:今年“6·18”促销手段简单务实 交易总额正向增长
2022-07-01 08:14:41
-
世界观焦点:A股上半年牛熊榜出炉 最高累计涨幅超300%
2022-07-01 08:18:33
-
热消息:行长辞任 南京银行强劲势头能否延续
2022-07-01 08:04:24
-
每日讯息!年内险企补血图鉴:“自我补血”模式频上演
2022-07-01 08:13:56
-
【新要闻】中国开封第40届菊花文化节第一次筹备会召开
2022-07-01 08:12:22
-
山川乡打造“5分钟旅游党群服务圈” 使基层党建整乡推进
2022-07-01 08:18:59
-
天天快讯:楼阳生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调研
2022-07-01 07:50:42
-
热头条丨2022年6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这些重要政策
2022-07-01 07:38:39
-
热点评!北京653套面向毕业生保租房开放登记,这些月租金2000-3000元的保租房长什么样?
2022-07-01 08:02:08
-
世界时讯:A股下半年行情有啥期待?
2022-07-01 07:40:24
-
【世界新要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
2022-07-01 07:39:01
-
看热讯:加大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安全度汛
2022-07-01 07:47:43
-
焦点速读:河南GDP增长7%的“小目标”咋实现?看看省委咨询组研究员、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的思考
2022-07-01 07:36:57
-
全球关注:中国预制菜(肉类)产业基地缘何“花落”原阳?
2022-07-01 07:43:13
-
【全球播资讯】扎实推进 两稳一保丨河南预制菜 火候到了 如何掌勺
2022-07-01 07:56:58
-
湛江:红色引擎赋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吹响基层治理“集结号”
2022-07-01 08:02:26
-
大鹏新区: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足
2022-07-01 08:00:38
-
云浮全面实施党的建设“六大工程” 推动党建引领“多网合一”
2022-07-01 07:59:03
-
广州南沙首批“示范运营车辆标志牌”颁发 加速自动驾驶技术成果商业化落地
2022-07-01 07:57:58
-
广东推动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 建100个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2022-07-01 07:56:19
-
云浮九项举措服务涉外企业 “一对一联系企业”制度提供便利
2022-07-01 07:54:15
-
广东今起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开办企业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
2022-07-01 07:52:55
-
广东再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 创业担保贷款最高可贷500万
2022-07-01 07:51:32
-
广东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系统性保护 让革命文物元素能感知、可体验
2022-07-01 07:46:47
-
当前热讯:3000元 谷歌Pixel 5a屏幕翻车:官方延保一年
2022-07-01 07:13:52
-
【天天报资讯】时隔六年《保卫萝卜》上新 老游戏如何抓住新玩家
2022-07-01 07:04:26
-
焦点热文:消息称iPhone 14会在中国卖爆:经销商支付苹果有史以来最高定金
2022-07-01 07:07:37
-
焦点速递!虚拟主播加入“反诈”队伍 数字人赛道“卷”起来了
2022-07-01 07: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