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全国两会上,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的话题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多渠道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新华视点”记者了解到,北京、广东、浙江、湖南、吉林、黑龙江等多个省份出台文件,提出建立育儿补贴制度,一些地方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住房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多地明确提出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自去年以来,多个省份明确提出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去年11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提出,积极吸纳国际社会有益经验,探索对生养子女给予普惠性经济补助。今年1月,北京市印发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逐步建立完善家庭养育补贴制度。
浙江、湖南、吉林、黑龙江等地在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提出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比如,浙江省规定,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对三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家庭给予育儿津贴、托育费用补助。湖南省鼓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依法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吉林省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育儿补贴制度,不断完善促进生育的配套支持措施;省级财政根据各地制度实施情况给予适当补助。黑龙江省规定,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对依法生育第二个以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应当建立育儿补贴制度,边境地区、革命老区育儿补贴可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些地级市及区县的措施更加细化具体:
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布《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对按政策生育二孩、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发文规定,对在该县公立医疗机构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二孩每年发放5000元育儿补贴,三孩每年发放100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岁。
市场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IQ发布的《2021母婴行业洞察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生育适龄人群表示生育奖励金及补贴、夫妻共同产假等配套福利能够提升其生育意愿,其中超过半数希望获得更多生育奖励金、抚育及生育医疗补贴。
部分补贴已落地,更多“大招”陆续释放
攀枝花市的杨军一家是该市出台育儿补贴政策后,首个成功申请的家庭。“我觉得这个补贴很好,每个月500块钱虽不算多,但能够补贴小女儿的奶粉、尿不湿等日用消耗品。希望后续还有更多措施出台,为更多家庭打消生育二孩、三孩的现实顾虑。”杨军说。
有不少受访者提到,有能力、有想法生二孩、三孩的家庭往往并不是因为看重补贴,而是他们从中看到国家释放出的鼓励生育的正向信号,“感到国家会更多关注、支持多孩家庭,切实减轻生育、养育负担,整体的氛围会向着生育友好型社会发展。”杭州市一企业白领孟嘉嘉说。
除了部分育儿补贴政策已落地,更多激励“大招”也在陆续释放。
新修订的《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公民接受绝育手术后要求再生育的,其恢复生育手术的费用由受术者所在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给予补助。
今年2月,北京市出台《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将16项涉及人群广、诊疗必需、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包括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精子优选处理等。
江苏省提出,对企业在女职工产假期间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生育二孩的给予50%的补贴,生育三孩的给予80%的补贴;减免经济困难家庭入托、入园、入学等费用,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发放婴幼儿托育服务消费券等形式,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一些地方还有针对地规定了住房方面的倾斜政策。
北京市提出,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可以纳入优先配租范围,并在户型选择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江苏省、安徽省提出,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当地住房保障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临泽县明确规定,对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在该县城区购买商品房时给予4万元政府补助,在各中心集镇等集中居住区购买商品房时给予3万元政府补助。
落实国家关于优化生育政策的部署,还得到一些企业的支持响应。某农牧业上市公司提出,从今年起,员工生育第一胎奖励3万元,第二胎奖励6万元,第三胎奖励9万元。某互联网企业新增生育礼金,分为1000元、2000元和3000元三个等级。
专家建议打好组合拳细化落地政策
育儿补贴发多少、怎么发,社会各界有不同看法和期待。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表示,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的家庭对于育儿的要求和标准不同,具体发多少育儿补贴、以怎样的方式发放合适,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准确测算。
今年1月,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在部分育龄人群中开展了一项调查——《浙江省3岁以下婴幼儿养育成本调查问卷》。其中一个问题是,“假设政府每个月给生二孩/三孩补贴1000元(自出生后至3岁),您是否愿意生育二孩/三孩?”
杨建华说,对不同经济条件的群体,补贴的意义不同。“对于高收入群体,每月1000元的育儿补贴激励作用相对有限;对于低收入群体,每月1000元的育儿补贴可能是很重要的经济支持。”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在当前人口生育率偏低的严峻形势下,出台育儿补贴政策很有必要,需要打好组合拳,进一步细化政策,并保证政策切实落地。
杭州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主任陈建芬认为,要进一步降低孩子的生育、教育、养育成本,减少年轻人的压力和负担;建设安全、方便、人性化的生育和育儿支持环境,完善普惠性公共托育事业发展,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幼服务等。
杭州市计划生育协会负责人表示,育儿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单打独斗的某一项政策很难发挥最大作用,需要政策组合拳多管齐下;同时可通过激励手段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正面引导,进一步研究探索鼓励生育的有效抓手。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永康市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人事专员黄美媚建议,建立健全女性生育假成本共担机制,如对女职工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税收、财政补贴等奖励和优惠;明确生育假期间生育津贴的来源和支付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为企业降低成本。
多位受访人士建议,全面实施家庭发展计划,探索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就业、养老、住房、税收和保险体系,有效提升家庭发展能力。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3月24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塞罕坝森林草原防...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河南省农药兽...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3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2月份,全省财政总收入572 6亿元,同比增长15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 5亿元,同比增长...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之间的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郑州的高校与洛阳、三门峡等地的优势资源、产业联合,又...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郑州有的路段路灯不亮,是啥原因?大河报·豫视频刊发路灯的烦恼系列报道后,引起众多市民和网友的关注,有多位市民反映了身边...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
2022-03-28 11:18:59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22-03-25 09:42:22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
2022-03-25 09:41:26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
2022-03-25 09:37:58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
2022-03-25 08:28:21
-
台州沿海布局五大“产业城” 实现全部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2022-07-01 08:34:28
-
世界聚焦:00后女孩去面试全程狂怼HR:这种招聘既可恶又可恨
2022-07-01 08:03:52
-
百事通!新一轮医保药品目录启动申报 价格调整常态化
2022-07-01 08:13:04
-
全球快播:今年“6·18”促销手段简单务实 交易总额正向增长
2022-07-01 08:14:41
-
世界观焦点:A股上半年牛熊榜出炉 最高累计涨幅超300%
2022-07-01 08:18:33
-
热消息:行长辞任 南京银行强劲势头能否延续
2022-07-01 08:04:24
-
每日讯息!年内险企补血图鉴:“自我补血”模式频上演
2022-07-01 08:13:56
-
【新要闻】中国开封第40届菊花文化节第一次筹备会召开
2022-07-01 08:12:22
-
山川乡打造“5分钟旅游党群服务圈” 使基层党建整乡推进
2022-07-01 08:18:59
-
天天快讯:楼阳生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调研
2022-07-01 07:50:42
-
热头条丨2022年6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这些重要政策
2022-07-01 07:38:39
-
热点评!北京653套面向毕业生保租房开放登记,这些月租金2000-3000元的保租房长什么样?
2022-07-01 08:02:08
-
世界时讯:A股下半年行情有啥期待?
2022-07-01 07:40:24
-
【世界新要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
2022-07-01 07:39:01
-
看热讯:加大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安全度汛
2022-07-01 07:47:43
-
焦点速读:河南GDP增长7%的“小目标”咋实现?看看省委咨询组研究员、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的思考
2022-07-01 07:36:57
-
全球关注:中国预制菜(肉类)产业基地缘何“花落”原阳?
2022-07-01 07:43:13
-
【全球播资讯】扎实推进 两稳一保丨河南预制菜 火候到了 如何掌勺
2022-07-01 07:56:58
-
湛江:红色引擎赋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吹响基层治理“集结号”
2022-07-01 08:02:26
-
大鹏新区: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足
2022-07-01 08:00:38
-
云浮全面实施党的建设“六大工程” 推动党建引领“多网合一”
2022-07-01 07:59:03
-
广州南沙首批“示范运营车辆标志牌”颁发 加速自动驾驶技术成果商业化落地
2022-07-01 07:57:58
-
广东推动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 建100个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2022-07-01 07:56:19
-
云浮九项举措服务涉外企业 “一对一联系企业”制度提供便利
2022-07-01 07:54:15
-
广东今起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开办企业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
2022-07-01 07:52:55
-
广东再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 创业担保贷款最高可贷500万
2022-07-01 07:51:32
-
广东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系统性保护 让革命文物元素能感知、可体验
2022-07-01 07:46:47
-
当前热讯:3000元 谷歌Pixel 5a屏幕翻车:官方延保一年
2022-07-01 07:13:52
-
【天天报资讯】时隔六年《保卫萝卜》上新 老游戏如何抓住新玩家
2022-07-01 07:04:26
-
焦点热文:消息称iPhone 14会在中国卖爆:经销商支付苹果有史以来最高定金
2022-07-01 07: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