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除就业“35岁门槛”、提高个税起征点、加大网络暴力处罚力度、独生子女父母退休金上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聚焦民生关切,建言献策引发广泛关注。针对这些热点话题,近期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邀请多位专家进行解读,推出“热点面对面”系列访谈。
“建议第三孩高考加10至20分”“建议为三孩家庭提供经济适用房指标”“建议男性陪产假延长至30天以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提交了鼓励三孩生育的议案提案,相关内容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为何三孩生育政策备受关注?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为1.3。
“我国目前总和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陆杰华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采访时表示,二孩全面放开后总和生育率虽然有所回升,但离预期还有差距,未达到缓解人口结构问题的效果。
生育率下降将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压力和负担?陆杰华认为,生育率下降伴随着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是全方位的。首先,会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其次,会造成老龄化加剧。再次,对经济影响非常大。人口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要素,人口较少或者老人居多,都会影响经济发展。尤其是没有源源不断的年轻劳动力,将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因为科技创新主要依靠年轻人,跟年龄结构密切相关。最后,从国家安全上来看,人口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同样重要。因为所有的发展都是围绕人,人口总量下降,过于老龄化,就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生育意愿为何偏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此外,河北、四川、浙江等近20个省区市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完善或落实三孩生育政策。
“随着生活成本的提高、受教育水平的提升、精神需求的丰富等多种原因使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系主任、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凡看来,政策的重点应是鼓励更多的家庭生育。对于育龄人群要提供相应的更加立体的配套措施,层层递进,协助解除育龄人群的后顾之忧最为关键。她表示,虽然出台了不少鼓励生育的相关政策,但这些政策还需继续完善。另外,因职场竞争激烈,女性想要升职加薪就需付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所以很多时候无法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
陆杰华认为,鼓励生育一定要标本兼治。“例如育儿津贴、托幼服务等等都要跟上,而且配套措施要循序渐进,不能是跳跃性的。另外,还要引导和鼓励更多男性主动承担家务。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提出了增加男性陪产假时长,这都是很好的建议。”
三孩政策如何落实落细?
“身边催婚的声音挺多的,目前也不想谈恋爱。”在北京打拼的85后赵女士说,她享受一个人健身逛街,不需要迎合他人,在家撸猫追剧的生活状态。
“像她这样的女孩子在生活中不占少数,晚婚晚育现象较为普遍。”针对这种情况,陆杰华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对政策落地后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及时回应,分类管理,综合施策;二是积极转变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强化家庭责任;三是破除高价彩礼陋习,整治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四是保证育龄人群在就业中的平等,消除就业歧视;五是对女性职工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税收、财政补贴等优惠和奖励。
“现在人们不愿意生,大多是受到各方面生育成本的影响。”杨凡表示,在生育之后,更多的压力则是来自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生育是一个全社会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各个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共同推进优化生育政策,还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作用。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3月24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塞罕坝森林草原防...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河南省农药兽...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3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2月份,全省财政总收入572 6亿元,同比增长15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 5亿元,同比增长...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之间的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郑州的高校与洛阳、三门峡等地的优势资源、产业联合,又...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郑州有的路段路灯不亮,是啥原因?大河报·豫视频刊发路灯的烦恼系列报道后,引起众多市民和网友的关注,有多位市民反映了身边...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
2022-03-28 11:18:59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22-03-25 09:42:22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
2022-03-25 09:41:26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
2022-03-25 09:37:58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
2022-03-25 08:28:21
-
浙港贸易活力不断增强 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2-07-01 08:36:20
-
台州沿海布局五大“产业城” 实现全部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2022-07-01 08:34:28
-
世界聚焦:00后女孩去面试全程狂怼HR:这种招聘既可恶又可恨
2022-07-01 08:03:52
-
百事通!新一轮医保药品目录启动申报 价格调整常态化
2022-07-01 08:13:04
-
全球快播:今年“6·18”促销手段简单务实 交易总额正向增长
2022-07-01 08:14:41
-
世界观焦点:A股上半年牛熊榜出炉 最高累计涨幅超300%
2022-07-01 08:18:33
-
热消息:行长辞任 南京银行强劲势头能否延续
2022-07-01 08:04:24
-
每日讯息!年内险企补血图鉴:“自我补血”模式频上演
2022-07-01 08:13:56
-
【新要闻】中国开封第40届菊花文化节第一次筹备会召开
2022-07-01 08:12:22
-
山川乡打造“5分钟旅游党群服务圈” 使基层党建整乡推进
2022-07-01 08:18:59
-
天天快讯:楼阳生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调研
2022-07-01 07:50:42
-
热头条丨2022年6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这些重要政策
2022-07-01 07:38:39
-
热点评!北京653套面向毕业生保租房开放登记,这些月租金2000-3000元的保租房长什么样?
2022-07-01 08:02:08
-
世界时讯:A股下半年行情有啥期待?
2022-07-01 07:40:24
-
【世界新要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
2022-07-01 07:39:01
-
看热讯:加大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安全度汛
2022-07-01 07:47:43
-
焦点速读:河南GDP增长7%的“小目标”咋实现?看看省委咨询组研究员、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的思考
2022-07-01 07:36:57
-
全球关注:中国预制菜(肉类)产业基地缘何“花落”原阳?
2022-07-01 07:43:13
-
【全球播资讯】扎实推进 两稳一保丨河南预制菜 火候到了 如何掌勺
2022-07-01 07:56:58
-
湛江:红色引擎赋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吹响基层治理“集结号”
2022-07-01 08:02:26
-
大鹏新区: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足
2022-07-01 08:00:38
-
云浮全面实施党的建设“六大工程” 推动党建引领“多网合一”
2022-07-01 07:59:03
-
广州南沙首批“示范运营车辆标志牌”颁发 加速自动驾驶技术成果商业化落地
2022-07-01 07:57:58
-
广东推动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 建100个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2022-07-01 07:56:19
-
云浮九项举措服务涉外企业 “一对一联系企业”制度提供便利
2022-07-01 07:54:15
-
广东今起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开办企业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
2022-07-01 07:52:55
-
广东再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 创业担保贷款最高可贷500万
2022-07-01 07:51:32
-
广东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系统性保护 让革命文物元素能感知、可体验
2022-07-01 07:46:47
-
当前热讯:3000元 谷歌Pixel 5a屏幕翻车:官方延保一年
2022-07-01 07:13:52
-
【天天报资讯】时隔六年《保卫萝卜》上新 老游戏如何抓住新玩家
2022-07-01 07: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