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何晓春:内外部因素逐步明朗,市场迎来布局良机
2022-03-25 15:18:50 来源: 中国网财经
关注河南热线

三月以来,受疫情反复、美联储加息、地缘政治因素等叠加影响下,A股震荡加剧。面对市场的起起伏伏,不少投资者的情绪也似乎一度陷入谷底。对于此番震荡行情,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经理何晓春表达了他的看法。他认为,从过去20多年的市场经验来看,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越是市场恐慌的时候越是要保持清醒,梳理逻辑,在遇到逢低布局的机会时果断抉择。目前内外部扰动因素正在逐步明朗化,当前正是布局的时机。

践行“核心+卫星”配置思路,灵活适应市场环境

博士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的何晓春,拥有22年证券期货从业经历和8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是市场中少有的由期货高管转型到权益投资的基金经理。

产业经济学的学习背景,令何晓春擅长从产业视角出发,判断产业导入、培育、成长、成熟、衰退的周期阶段,并通过在各产业之间进行景气度的比较,选择最优配置方向。而期货、股票市场的洗礼,也使何晓春形成了“长期持股结合波段操作”的持仓风格。他坦言,在从事期货研究和交易时,见证过不少“赚得多亏得快”的故事。因此,他认为,“为了实现可持续的业绩,需要集中持有优质标的,并保持较长的持有周期,陪伴公司成长,赚取公司价值提升带来的收益。同时,考虑到A股市场的高波动特性,在长期持股的基础上,我也会灵活把握阶段性机会,通过波段操作来提升收益。”

具体到资产配置上,何晓春主要通过“核心+卫星”方式构建投资组合。“核心仓位是我们选出最有信心的个股,卫星仓位用来结合一些短期热点以及控制组合的回撤。”何晓春说。

在核心资产的选择上,何晓春一方面会自上而下重点关注景气度向好、受政策支持、潜在增长空间巨大的细分行业;另一方面,通过观察行业竞争地位、管理层、研发投入、核心竞争优势、财务信息等指标,自下而上选择优质个股。他表示,“如果一个公司没有明显的护城河,即便行业再好,也不是我投资中长期持有的核心仓位。”在卫星仓位的配置方面,何晓春则通过把握市场热点的变化,适时做股票的短期波段,以保证获取稳定的收益。

大摩品质生活精选的优异表现,也侧面印证了何晓春的投资框架颇见成效。公开数据显示,自何晓春2018年2月10日任职以来,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基金总回报率达154.10%,超额收益高达 126.92%。

扰动因素趋于明朗化,坚守回归基本面逻辑

针对近期市场巨震,何晓春认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时,政策的精准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近日的金融委会议,和随后包括央行、银保监会在内的多部委发声表态,都在重要议题上给予了更明确的方针。比如货币政策方面,提出要主动应对,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同时首次提到 “扩大新增贷款规模”,这意味着包括降准和各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内,仍有充分发挥空间。房地产方面,提出要持续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机制;财政部亦明确表示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另一方面,从外部因素来看,何晓春表示,目前俄乌局势正在向积极方向发展,而中美领导在近期的会晤也表达了推动两国加强合作的意愿。“总体来看,目前内外部扰动因素正在逐步明朗化,加之上周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符合市场预期,目前时点正是布局的机会。”

作为经历了资本市场多轮牛熊转换的基金经理,何晓春认为,越是市场恐慌的时候越是要保持清醒,梳理逻辑。“回归基本面研究才是核心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发展向好的趋势坚信不疑,对优质上市公司长期价值挖掘的核心理念不变。”

在具体的投资机会上,何晓春表示,根据一季报披露和全年业绩展望情况来看,新能车、光伏、CXO等高成长赛道景气度依然向好,叠加前期估值调整,目前性价比突出,已处于布局中长期价值区间。此外,地产产业链、高端制造、新基建等板块亦有望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