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当先民们仰望星空时,看到了这七颗星像是古代舀酒的斗形,故起名北斗。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斗成为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似乎都是随北斗指向而来临,北斗成为天地万物化生的中心。
“二十四节气”最初便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然后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天象进入清明节气。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特殊存在。
清明前后 种瓜点豆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是作为节气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作为节日的清明。
作为节气的清明,天空清澈明朗,万物生机勃勃,一切都欣欣然。
作为节日的清明,有细雨如针,有思念如丝,怀念故人无不心有戚戚。
清明节气,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从汉代开始就有了明确的记载。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农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因为清明节气对于农耕无比重要,关于这一节气的农谚也是最多的。“吃了清明饭,晴雨出田畈。”“清明草,羊吃饱。”“清明前后麦怀胎,谷雨前后麦见芒。”“清明秧,立夏苗,小暑穗,大暑谷。””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其意思说的就是从这个节气开始准备养蚕。在《四民月令》对农历三月的安排中,几乎全部都是关于耕织的。还有描述气候特征的谚语,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对于清明断雪的说法,现在有很多人是有疑问的,毕竟最近十年内,阳历四月,农历三月飞雪的情况还是有的。其实,在气象学中,清明断雪,指的并非是不下雪,而是不积雪,也就是指地面不再容易形成积雪了。我省晋南一带作为节气起源地区的积雪一般在惊蛰时节消融殆尽,最晚的积雪在4月10日左右也会消融。而且所谓“断”,不是“少见了”,而是“绝迹了”。多数农作物的存活与生长有赖于无雪无霜的状态。这句断语,就是告诉农民此时积雪已经彻底消融,不会对春播作物造成致命危害。积雪是没有了,飞雪却不一定,所以谚语有“三月桃花雪,各样果子收不多”的说法。就连小曲里都唱:“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种菜哥哥要落雨,采桑娘子要畦干。”
清明,这样一个乍暖还寒的天气里,天气变化多端,人们的心情也随之时阴时晴,农人们总结了一箩筐的谚语来打理生活,文人们的诗歌中则半数多描绘的是春天的画卷还有内心的思念。
寒食扫墓 延续至清明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其中唯一发展为民俗节日的节气。在山西有三个主要时间祭祀祖先,一是清明节,二是七月半,三是十月初一。过去大家族都有祠堂,或者家庙,祭祖一般都在祠堂里完成,进葬地祭墓一年只能去一次,一般就是在清明节时,对于清明节上坟扫墓的习俗始于何时,清代就已经有人进行过考证,并将来龙去脉说得十分详细。
清代学者顾张思在其《土风录》中说:清明上坟,从寒食开始到谷雨前一日止。确定寒食上墓祭祀,始于隋唐。《旧唐书》记载开元二十年敕云:“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对已在民间流行的寒食节扫墓习俗给予了政府认可,并颁布为礼制,遵其执行。尽管在唐玄宗时期,这道礼制就已经颁布执行,但是直到宋代,寒食上坟这件事在有些地方还未成为习俗。苏东坡曾有“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的诗,诗中有:“鹿门山下德公回”的句子,可知寒食扫墓在汉代已有,而直到宋代,海南一带还未有此俗,依然以上巳节为扫墓日。上巳节则是一个更为古老的节日,起源于古老的巫术祭神活动。
提到寒食节,这个起源于山西,为介子推而设立的纪念日。在春秋晋国得到了政府推广,渐成习俗。并且随着晋国范围扩张,习俗也随着人口迁徙,不断流布。但是,三晋大地南北气候差异较大。晋文公所在的曲沃一带,寒食节已经春意盎然,而维度更高的地方,春天还未到来。寒食节最重要的就是断火,因为不能用火,所以人们只能吃冷饭,这就给高纬度地区的人们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一段时期曾遭禁止,后又进行过改革。
《后汉书·周举传》记载,周举在任并州刺史时,“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见此情景,周举亲自祭奠了介子推,“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使还温食。”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看出,两汉时期,寒食节长达一月之久,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都吃冷食,那确实对健康极为不利,以至于不少人因此丧命。汉代的并州大致相当于如今太原、长治、阳泉、忻州、朔州、大同等地,几乎都是高纬度地区,这些地区在寒食节这段时间还处于供暖期间,长达一个月的冷食,真的会要命。
后来,到了三国时期,曹操也不认可吃冷食。他说,伍子胥跳江,吴国人也没有说不碰水,为啥偏偏介子推被烧死,老百姓就要吃冷食。“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于是下令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禄。”这个指令直接上升到了刑罚的程度,也许这也是后来寒食节从一整月吃冷食缩短为三日的肇始吧。
到了隋唐,寒食节得到了官方认可,还成了法定假日。又因为正好与节气清明挨着,所以寒食假期就和清明连在了一起。《唐会要》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至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据成书于元和年间的《大唐新定吉凶书仪》,又变为“寒食通清明休假七日”。唐代,寒食节和清明连起来,已经有了七天长假。如此看来,法定节假日,开启度假模式,才是让一个节日得以延续的最好办法。
宋朝基本上仍沿袭唐制,然已将寒食与清明合二而一。《东京梦华录》载: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寒食第三日,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斑近亲,亦分遣诣诸陵享记,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皆系官给……士庶阒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叠成楼阁之状……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
清明扫墓自此已沿习为俗。清末民初,晋南一带上坟扫墓常常在清明节前十天就陆续开始。一般是清明前以家户为单位,各家扫各家的坟;清明前一天集体上家庙进行拜祭。祭品一般有纸扎类、蔬果类、花馍类、酒水等,祭祀结束后便是一场盛大的家族聚会,共叙亲情,齐赏春光。
放风筝 荡秋千 不负春光
作为一个在古代就可以有一周长假的节日,不生出点有趣的习俗,都对不住这闲着的七天时光,况且春光正好,草嫩花媚。“插柳”“放风筝”“植树”“食清明蛋”“占岁”“祭蚕神”,还有纯粹的娱乐活动,如“荡秋千”“斗鸡”“蹴鞠”等等,也可谓是花样百出,与春光共荡漾。不过这些习俗是经过不断演变逐渐丰富的,有些习俗在演变过程中也渐渐失传,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存在这些节俗。
在北方地区,清明还有秋千节的说法,足见荡秋千这项活动的广泛性。秋千,最早也不是用来娱乐游戏的,而是来自于先民们的日常生活。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
荡秋千,最初主要是一种女子的游戏,南北朝时就已流行,唐代以来更是盛行于大江南北。唐朝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中载:“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后来秋千成为宫内嫔妃喜爱的游戏。明代刘若愚在其《酌中志》中提到清明时说:清明,秋千节也。这个节气,皇宫内的坤宁宫和各宫都要安置一架秋千,供妃嫔们荡秋千使用。
古代女子所受的约束较多,何以荡秋千这样一件事能从不被诟病,且还在皇宫后院里得到支持,也跟这项活动具备养生功效有关。
古人说“打个秋千不腰疼”。荡秋千时,能使平时很少活动的腰部活动开,身体随着秋千前后摆动,处在前进和后退急速变化的状态之间,这样,可以协调身体的平衡性,在快速变化中使腰部受到反复刺激,腹部肌肉有节律地收缩、放松,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腰腹部力量。从这方面说,打秋千确实能起到避免腰疼的作用。荡秋千时在不断克服紧张和恐惧心情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四肢和头部受限的情况下,骨骼肌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有利于肌纤维体积的增大。
至少二十年前的校园中,还常常能看到一架秋千荡来荡去,而今城市里,已经很少有秋千这种装置了,公园里倒是多了些常做倒走运动的人,也许养生效果也是有的,但却再也没有了荡秋千时的乐趣,显得枯燥无味。
清明时节,还有一项流行的活动,那就是放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人类的心中一直有一个飞翔的梦想,过去如此,如今依然。“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渚宫旧事》记载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太平御览》说张衡做了一只木鸟,并将这只木鸟饰之以羽毛,腹中设置机关,能飞数里。东汉蔡伦造纸,“木鸢”渐少,“纸鸢”增多。大约到了五代时期,明陈沂《询刍录·风筝》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风筝之名由此而生。
唐以前,风筝一般被看作是用于测量、通信等军事功能的工具。唐以后,风筝的军事功能逐渐消失了,而变成了一项娱乐活动。唐代宫廷里的太监们把灯笼挂在风筝上,夜晚放上天空以观赏;宋人把脸谱做成风筝放飞天空,博人喝彩。宋《续博物志》说:“今之纸鸾,引线而上,令小儿张望视,以泄内热。”放风筝可养生治病的说法开始出现,说小孩子放风筝有助于清热败火;到了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发明记》里提到:“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放风筝有助于保护视力,可以明目。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当放风筝有了对人体健康最为实际的好处之后,这件事便自然而然的衍生出了消灾祛病的寓意。要不然《红楼梦》中,大家一时兴起想去大观园放风筝时,黛玉亦言要“放放晦气”。当她的风筝随风而去,大家立刻来了句:“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也纷纷用剪子铰断引线,看着自己的风筝消逝在空中。这些偶发的状况,常常会突然打乱人们美好的心境,而为了让心境依然美好下去,于是便有了口彩文化,多了许多美好寓意。
清明小长假,放放风筝,像林妹妹一样去去晦气,让那些灾呀病呀的,都随风而去吧。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3月24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塞罕坝森林草原防...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河南省农药兽...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3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2月份,全省财政总收入572 6亿元,同比增长15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 5亿元,同比增长...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之间的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郑州的高校与洛阳、三门峡等地的优势资源、产业联合,又...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郑州有的路段路灯不亮,是啥原因?大河报·豫视频刊发路灯的烦恼系列报道后,引起众多市民和网友的关注,有多位市民反映了身边...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
2022-03-28 11:18:59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22-03-25 09:42:22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
2022-03-25 09:41:26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
2022-03-25 09:37:58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
2022-03-25 08:28:21
-
浙江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启动 助推重点领域“大脑”能力建设
2022-07-01 08:38:45
-
浙港贸易活力不断增强 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2-07-01 08:36:20
-
台州沿海布局五大“产业城” 实现全部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2022-07-01 08:34:28
-
世界聚焦:00后女孩去面试全程狂怼HR:这种招聘既可恶又可恨
2022-07-01 08:03:52
-
百事通!新一轮医保药品目录启动申报 价格调整常态化
2022-07-01 08:13:04
-
全球快播:今年“6·18”促销手段简单务实 交易总额正向增长
2022-07-01 08:14:41
-
世界观焦点:A股上半年牛熊榜出炉 最高累计涨幅超300%
2022-07-01 08:18:33
-
热消息:行长辞任 南京银行强劲势头能否延续
2022-07-01 08:04:24
-
每日讯息!年内险企补血图鉴:“自我补血”模式频上演
2022-07-01 08:13:56
-
【新要闻】中国开封第40届菊花文化节第一次筹备会召开
2022-07-01 08:12:22
-
山川乡打造“5分钟旅游党群服务圈” 使基层党建整乡推进
2022-07-01 08:18:59
-
天天快讯:楼阳生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调研
2022-07-01 07:50:42
-
热头条丨2022年6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这些重要政策
2022-07-01 07:38:39
-
热点评!北京653套面向毕业生保租房开放登记,这些月租金2000-3000元的保租房长什么样?
2022-07-01 08:02:08
-
世界时讯:A股下半年行情有啥期待?
2022-07-01 07:40:24
-
【世界新要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
2022-07-01 07:39:01
-
看热讯:加大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安全度汛
2022-07-01 07:47:43
-
焦点速读:河南GDP增长7%的“小目标”咋实现?看看省委咨询组研究员、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的思考
2022-07-01 07:36:57
-
全球关注:中国预制菜(肉类)产业基地缘何“花落”原阳?
2022-07-01 07:43:13
-
【全球播资讯】扎实推进 两稳一保丨河南预制菜 火候到了 如何掌勺
2022-07-01 07:56:58
-
湛江:红色引擎赋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吹响基层治理“集结号”
2022-07-01 08:02:26
-
大鹏新区: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足
2022-07-01 08:00:38
-
云浮全面实施党的建设“六大工程” 推动党建引领“多网合一”
2022-07-01 07:59:03
-
广州南沙首批“示范运营车辆标志牌”颁发 加速自动驾驶技术成果商业化落地
2022-07-01 07:57:58
-
广东推动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 建100个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2022-07-01 07:56:19
-
云浮九项举措服务涉外企业 “一对一联系企业”制度提供便利
2022-07-01 07:54:15
-
广东今起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开办企业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
2022-07-01 07:52:55
-
广东再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 创业担保贷款最高可贷500万
2022-07-01 07:51:32
-
广东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系统性保护 让革命文物元素能感知、可体验
2022-07-01 07:46:47
-
当前热讯:3000元 谷歌Pixel 5a屏幕翻车:官方延保一年
2022-07-01 07: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