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融通基金
最近的A股,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
持续萎缩的成交量,停滞不前的指数,不断破发的新股……磨底的意味越来越浓。
市场底部,通常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波三折,甚至是反弹后的二次探底,磨掉你最后一丝心气。
所以你要问我底在哪里?
对不起,我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相信绝大多数人也无法回答。
底,是市场上的一个传说,经常是悄然来临,让大家后知后觉。
下图是上证指数最近10年走势图(20120420-20220419)。
上证指数走势图20120420-20220419
拉长视角复盘,行情走势清晰,拐点一目了然。
把握好右侧布局的机会(图中黄色区域的起点买入、终点卖出),体验肯定很好。
但是,抄在精确的最低点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首先,最低点是事后走出来的,身在其中、经历每一个交易日的涨涨跌跌时,没有人知道哪一天会是最低点,也没人清楚某天的反弹是否是右侧的起点。
其次,即使你幸运地抄到了最低点,很有可能只是买了一点仓位,往后的日子你只会越买越贵。最终的收益也许并不理想。
底部不是一个确切的点,应该理解为一个区间。
买在这个区间,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确切的“底点”难求,底部区域则可以通过一些指标,大体识别。
从估值来看
截至今日(20220419,下同),万得全A指数市盈率(PE-TTM)为17.04倍,处于过去五年从低到高的27%分位;沪深300市盈率为12.19倍,处于过去五年从低到高的28%分位。
当前A股估值离历史上的绝对低点还有点距离,但已不算贵。
从股债收益差来看
截至今日,A股债收益差为3%,处于近两年以来的相对高位,A股吸引力或在提高。
万得全A指数 pk A股债收益率差
20151016-20220419
股债收益差,也叫股权风险溢价。用股市的盈利收益率,也就是市盈率的倒数,减去长期国债收益率,通常是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债收益差=1/A股整体市盈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
股债收益差越高,股市越值得投资。反之亦然。
从成交量看
根据安信证券的统计,历轮市场底部区间时,成交量平均较前一轮上涨期减少约1/3。
近两日成交量均未过8000亿,且昨日成交量创下近一年新低(2021年5月18日以来)。
对比一下,2021年上涨期的日均成交量在1.35万亿左右。
目前来看,A股当前成交量已满足底部区间的特征。
A股近三个月以来成交量(亿元)
20220119-20220419
从估值、股债收益差、成交量等指标看,可以说市场处于底部区域。
那么这个区间如何投资呢?
着眼短期,买确定性
底部区间,市场情绪低迷,风险偏好低,确定性强的板块更受市场青睐,容易走出独立行情。
所以,若着眼于短期避险,重点关注确定性强的板块。
就当前A股市场而言,疫情是决定近期走势的关键。
如果疫情形势在4月份好转,参照2020年那次疫情冲击,经济会迎来一轮内生修复。
同时,近期两次重磅会议都部署稳增长政策“早出快出”,表明宏观政策在应对本轮疫情冲击下的积极信号和态度,这也会强化短期冲击后企业利润修复动能。
在疫情控制后的经济修复下,叠加相对宽松的国内政策环境,当下悲观的市场情绪也将转好,A股或许会迎来机会。
另一方面,近期时值上市公司年报及一季报的验证期,业绩向好的行业有望成为推动行情的主要力量。
着眼中长期,投国运、买“趋势”
从中长期看,投资就是投国运、买长期趋势。
比如买宽基指数基金,沪深300、创业板指、深证100等,你所 “赌” 的,不是短期的波动,而是在博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
你希望从股市的长期增长中分一杯羹,因为你相信明天会更好。
另外,你还可以积极跟踪市场中的共识,在大共识中更容易蕴藏大的机遇。
着眼中长期,磨底期A股的结构性机会有两种:
一是顺应宏观环境的改善,且市场位置较低的板块。
如2015年以前政策刺激下市场位置较低的金融板块通常最先受益,无论是2008年和2015年的双降还是2012年维稳政策下地产和信贷环境的回暖,都直接导致金融板块在这一时期成为表现占优的风格。
二是政策或事件催化下景气率先改善的板块。
如2018年普跌至年末时小盘股率先受益于“民企纾困”政策迎来底部修复,2020年疫情爆发后居民生活出现重大变化,“宅经济”、“云会议”“线上游戏”等主题成为热点,相关行业存在明确的支撑逻辑,TMT板块因此率先领涨市场。
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从这两方面考虑,从中长期的视角布局投资。
(文章来源:融通基金)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3月24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塞罕坝森林草原防...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河南省农药兽...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3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2月份,全省财政总收入572 6亿元,同比增长15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 5亿元,同比增长...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之间的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郑州的高校与洛阳、三门峡等地的优势资源、产业联合,又...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郑州有的路段路灯不亮,是啥原因?大河报·豫视频刊发路灯的烦恼系列报道后,引起众多市民和网友的关注,有多位市民反映了身边...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
2022-03-28 11:18:59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22-03-25 09:42:22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
2022-03-25 09:41:26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
2022-03-25 09:37:58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
2022-03-25 08:28:21
-
前5月广西“专精特新”企业进出口同比增12.9% 赋能广西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7-01 08:43:54
-
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园 推动信创产业全方位发展
2022-07-01 08:42:46
-
广西出台一揽子政策力保市场主体 帮助市场主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2022-07-01 08:41:52
-
海宁全域党建联盟助农增收 “稻虾共作”亩均效益达上万元
2022-07-01 08:39:41
-
浙江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启动 助推重点领域“大脑”能力建设
2022-07-01 08:38:45
-
浙港贸易活力不断增强 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2-07-01 08:36:20
-
台州沿海布局五大“产业城” 实现全部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2022-07-01 08:34:28
-
世界聚焦:00后女孩去面试全程狂怼HR:这种招聘既可恶又可恨
2022-07-01 08:03:52
-
百事通!新一轮医保药品目录启动申报 价格调整常态化
2022-07-01 08:13:04
-
全球快播:今年“6·18”促销手段简单务实 交易总额正向增长
2022-07-01 08:14:41
-
世界观焦点:A股上半年牛熊榜出炉 最高累计涨幅超300%
2022-07-01 08:18:33
-
热消息:行长辞任 南京银行强劲势头能否延续
2022-07-01 08:04:24
-
每日讯息!年内险企补血图鉴:“自我补血”模式频上演
2022-07-01 08:13:56
-
【新要闻】中国开封第40届菊花文化节第一次筹备会召开
2022-07-01 08:12:22
-
山川乡打造“5分钟旅游党群服务圈” 使基层党建整乡推进
2022-07-01 08:18:59
-
天天快讯:楼阳生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调研
2022-07-01 07:50:42
-
热头条丨2022年6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这些重要政策
2022-07-01 07:38:39
-
热点评!北京653套面向毕业生保租房开放登记,这些月租金2000-3000元的保租房长什么样?
2022-07-01 08:02:08
-
世界时讯:A股下半年行情有啥期待?
2022-07-01 07:40:24
-
【世界新要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
2022-07-01 07:39:01
-
看热讯:加大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安全度汛
2022-07-01 07:47:43
-
焦点速读:河南GDP增长7%的“小目标”咋实现?看看省委咨询组研究员、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的思考
2022-07-01 07:36:57
-
全球关注:中国预制菜(肉类)产业基地缘何“花落”原阳?
2022-07-01 07:43:13
-
【全球播资讯】扎实推进 两稳一保丨河南预制菜 火候到了 如何掌勺
2022-07-01 07:56:58
-
湛江:红色引擎赋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吹响基层治理“集结号”
2022-07-01 08:02:26
-
大鹏新区: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足
2022-07-01 08:00:38
-
云浮全面实施党的建设“六大工程” 推动党建引领“多网合一”
2022-07-01 07:59:03
-
广州南沙首批“示范运营车辆标志牌”颁发 加速自动驾驶技术成果商业化落地
2022-07-01 07:57:58
-
广东推动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 建100个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2022-07-01 07:56:19
-
云浮九项举措服务涉外企业 “一对一联系企业”制度提供便利
2022-07-01 07: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