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克—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克—100克”“多吃全谷”……这些与全谷物相关的饮食建议均来自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记者注意到,与2016年的膳食指南相比,最新版本的膳食指南将谷类和薯类分开,并强调了全谷物的重要性。
事实上,全谷物早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对肠道健康等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也连续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意见、国民营养计划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推进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坚持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膳食模式,推动国民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和巩固等。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会上,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也表示,一般健康公众应该坚持以谷物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合理搭配。
全谷物食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市场上也涌现出各种各样的谷类食品,但记者注意到,消费者对谷类食品的了解并不全面,土豆、红薯、小米、燕麦等食品每日到底应该吃多少困扰着相当一部分人群。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杨晓光就表示,新版膳食指南中将谷薯分开,是因为在2016版膳食指南中,谷类和薯类放在一起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究竟吃多少谷类和薯类?“新版的膳食指南就把这一项讲得更明确了,谷类应该是200克—300克。其中,全谷物或杂豆应该50克—150克,另外,还应该吃50克—100克的薯类。分开之后更加直观,这也是我们这次修订主要的一些考虑。”杨晓光说。
除了将谷薯类分开,新膳食指南还在多吃蔬菜、奶类、大豆行列增加了全谷类。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多吃全谷物呢?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常翠青介绍,在2016版膳食指南中,第一条就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新版膳食指南的第一条变成了“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后,为了进一步强调全谷物的摄入量,就将其放在“多吃”这一条里。
“强调多吃全谷物是因为我们现在的饮食当中精致的谷物吃得太多了,精制谷物的过量摄入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食物越精致,其维生素B1的含量就越少。精致谷物除了单纯的供给能量外,其他的微量营养素还有膳食纤维流失得太多了,因此,我们鼓励大家要多吃一些全谷物。此外,全谷物除了提供能量,其含有的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对人们预防慢病、控制体重、调节肠道菌群有一定作用,可以维持我们体内整个的生态环境。总体来看,我们还是要提倡食用全谷物,虽然它不在第一条的位置上了,但还是要放在‘多吃’行列。” 常翠青进一步解释道。
随着消费者健康观念的日益提升,全谷物食品市场也在加速形成,如何做好全谷物食品开发也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全谷物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谭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新鲜出炉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全谷物有了新位置,进入“多吃”之列。不过,目前我国全谷物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虽初步形成学界、产业界、政府、媒体、消费者共同关注与联动的势头,但任重而道远。当前全谷物食品还存在的产品口感风味差、消费者不了解及设备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等问题,我国全谷物产业的发展要加强科技创新,从原料的品种培育开始,重视加工技术、装备和营养健康的评价,建立自己的数据体系,进行消费者行为研究。要完善标准与标识,明确全谷物的术语与定义。要打造主流产品与构建新生态,形成多样化的全谷物食品。还要打造科普与消费者交流平台,通过主流媒体渠道、新媒体渠道、公益代言打造权威声音。通过加强行业数据与政策引导,最终推动全谷物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3月24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塞罕坝森林草原防...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河南省农药兽...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3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2月份,全省财政总收入572 6亿元,同比增长15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 5亿元,同比增长...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之间的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郑州的高校与洛阳、三门峡等地的优势资源、产业联合,又...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郑州有的路段路灯不亮,是啥原因?大河报·豫视频刊发路灯的烦恼系列报道后,引起众多市民和网友的关注,有多位市民反映了身边...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
2022-03-28 11:18:59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22-03-25 09:42:22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
2022-03-25 09:41:26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
2022-03-25 09:37:58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
2022-03-25 08:28:21
-
广西生殖健康援助基金正式启动 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得到援助
2022-07-01 08:48:34
-
南宁不断拓宽脱贫群众就业渠道 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定就业
2022-07-01 08:46:19
-
贵港多举措落实稳经济措施 保障稳岗返还政策落到实处
2022-07-01 08:45:06
-
前5月广西“专精特新”企业进出口同比增12.9% 赋能广西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7-01 08:43:54
-
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园 推动信创产业全方位发展
2022-07-01 08:42:46
-
广西出台一揽子政策力保市场主体 帮助市场主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2022-07-01 08:41:52
-
海宁全域党建联盟助农增收 “稻虾共作”亩均效益达上万元
2022-07-01 08:39:41
-
浙江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启动 助推重点领域“大脑”能力建设
2022-07-01 08:38:45
-
浙港贸易活力不断增强 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2-07-01 08:36:20
-
台州沿海布局五大“产业城” 实现全部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2022-07-01 08:34:28
-
世界聚焦:00后女孩去面试全程狂怼HR:这种招聘既可恶又可恨
2022-07-01 08:03:52
-
百事通!新一轮医保药品目录启动申报 价格调整常态化
2022-07-01 08:13:04
-
全球快播:今年“6·18”促销手段简单务实 交易总额正向增长
2022-07-01 08:14:41
-
世界观焦点:A股上半年牛熊榜出炉 最高累计涨幅超300%
2022-07-01 08:18:33
-
热消息:行长辞任 南京银行强劲势头能否延续
2022-07-01 08:04:24
-
每日讯息!年内险企补血图鉴:“自我补血”模式频上演
2022-07-01 08:13:56
-
【新要闻】中国开封第40届菊花文化节第一次筹备会召开
2022-07-01 08:12:22
-
山川乡打造“5分钟旅游党群服务圈” 使基层党建整乡推进
2022-07-01 08:18:59
-
天天快讯:楼阳生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调研
2022-07-01 07:50:42
-
热头条丨2022年6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这些重要政策
2022-07-01 07:38:39
-
热点评!北京653套面向毕业生保租房开放登记,这些月租金2000-3000元的保租房长什么样?
2022-07-01 08:02:08
-
世界时讯:A股下半年行情有啥期待?
2022-07-01 07:40:24
-
【世界新要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
2022-07-01 07:39:01
-
看热讯:加大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安全度汛
2022-07-01 07:47:43
-
焦点速读:河南GDP增长7%的“小目标”咋实现?看看省委咨询组研究员、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的思考
2022-07-01 07:36:57
-
全球关注:中国预制菜(肉类)产业基地缘何“花落”原阳?
2022-07-01 07:43:13
-
【全球播资讯】扎实推进 两稳一保丨河南预制菜 火候到了 如何掌勺
2022-07-01 07:56:58
-
湛江:红色引擎赋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吹响基层治理“集结号”
2022-07-01 08:02:26
-
大鹏新区: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足
2022-07-01 08:00:38
-
云浮全面实施党的建设“六大工程” 推动党建引领“多网合一”
2022-07-01 07: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