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淮南探索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不撂荒 农民多得利(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围绕“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安徽淮南探索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模式,不仅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还增加了农户收入,保障了粮食安全。与此同时,当地通过“农管家”为农业生产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农业保险等金融服务提供资金、风险保障,进一步促进了多方共赢。
趁着天气还不太热,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居委会的农户徐士虎来到田里翻地。儿子开着一台拖拉机在前面旋耕,61岁的老徐在后面打理秸秆。老徐告诉记者,儿子在外打工,这几天回来帮忙,家里的几亩地分布在5个地块里,两人疲惫不堪。
人手不足,地块小,小户种植成本高,大型农机进不去……针对老徐父子这样的农户遇到的难题,近年来,淮南市聚焦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探索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民增收、粮食增产、企业增盈。
土地委托,让农户有收入无顾虑
周末,梁桂琴一家人驱车从合肥回到杨公镇前瓦村。她家里一共有10亩地,去年以每亩650元的价格委托给了村委会,时间为5年。今年4月1日,在小麦播种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军早早就把6500元租金交到了她手里。“现在真省心,不担心地撂荒了,还能有一笔收入。”梁桂琴说。
梁桂琴告诉记者,因为在外地生活,不方便打理农活,去年家里的地撂了荒。对此,王军坦言,在前瓦村,像梁桂琴家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去年,前瓦村整村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改革。全村400多户村民与村委会签订了土地托管合同,以每亩650元的价格委托给村委会。村委会再以每亩700元的价格委托给青源家庭农场等种粮大户,其中50元的差价以管理费的形式作为村集体收入。“村民除了租金收入,还可以到种粮大户那里务工。”王军说,今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0多万元,这笔钱除给村民分红外,还会用来修建烘干仓储设施。
土地委托给村集体,再由村集体委托给种粮大户,以后自家的地会不会要不回来?当初,梁桂琴也有类似顾虑。为此,淮南市开发了土地延包电子证照系统。通过无人机测绘,每家每户的土地被精确标注在地图上,农户一目了然。此外,集体托管后,小田变大田,不仅便于机械化耕作,还让土地变“多”了。据统计,托管后每个村子平均多出几十亩地。
集聚资源,为生产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外打工十来年后,寿县农户李方迅决定回老家种地。虽说从小就生活在农村,但李方迅仅有的耕种知识早就不够用了。他坦言,多亏有了“农管家”,有问题随时求助,让他这个门外汉在短时间内成了种地的“好把式”。“植保全程服务,今年每亩小麦至少增收200斤。”李方迅高兴地告诉记者。
李方迅所说的“农管家”,负责淮南市推行农业生产托管的重要一环,即要素跟进和服务跟进。走进安徽农管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办公区域集聚了农资公司、银行、保险、技术支持等各个部门,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一站式”服务。
“今年化肥价格涨幅较大,我们从厂家集中采购,每吨价格能便宜200—400元。”“农管家”公司总经理助理向杰介绍,“农管家”负责农资集中采购,通过与进驻在这里的中农集团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洽谈,从最近的基地调运化肥,降低了采购成本。此外,公司服务涵盖耕、种、管、收、售各个环节,每亩地每年只收10元服务费。“只要一个电话,工作人员就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帮助解决问题。”向杰说。
去年,青源家庭农场遭遇资金瓶颈,向“农管家”求助。经沟通后,向杰很快与本地一家进驻“农管家”的银行对接。银行了解评估了农场情况后,授信200万元,用以支付土地的租金,使农场实现顺利运营。
“据不完全统计,淮南市水稻、小麦的种类一度达到600多种。品种多、品质不一,也给病虫害防治带来了挑战。”淮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震宇说。如今,“农管家”对种子进行集中采购,全市的粮食品种逐渐统一,品质不断提高。
目前,“农管家”已对接了10万亩土地的粮食销售任务,每斤收购价格为1.5元,比市场价高出0.2元左右。在“农管家”的运作下,以“淮畔良品”为注册商标的特色农产品已推向市场。最近,在公司的几个直播间内,直播带货主播正忙得不亦乐乎。
保险托底,为农业降风险增动力
去年水稻季,是李方迅回老家后种植的第一季。当时,因为遭遇水灾,他在寿县租种的水稻里,有180多亩被淹,损失不小。保险公司在核定损失后,给他理赔了12.8万元,让他收回了受灾地块的种地成本。
以往,小农户直接对接大户,一旦大户遭遇自然灾害、资金链断裂,就容易发生跑路现象,导致土地撂荒。对此,安丰镇谷贝村党支部书记王教宇深有感触,2014年,村里流转了8000多亩土地,但因为农业靠天吃饭,抗灾能力弱,4个种植大户中跑了3个,最后只能由村集体为农户垫付了租金。
大户跑路及由此带来的土地撂荒,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农业生产的风险高。为此,淮南市推动多家保险公司量身定制农业保险新产品,综合保底收益和生产成本,以一亩地2000元(全年一亩小麦700元、一亩水稻1300元)的保额,为种植大户“托底”。“结合农业生产托管‘保底收益+分红’的特点,在国家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提供商业补充保险。”国元农业保险淮南中心支公司负责人沈耀华介绍,去年公司为农业生产托管改革试点提供了4000万元的风险保障。
“如今有了托底收益,既降低了农民种地的风险,还能够作为他们获取信贷的基础,为融资增信。”淮南市委书记任泽锋说,当地不断推进的金融服务,有力支撑了农业生产托管改革。
看到老徐父子的辛劳,一旁的吴震宇趁机做工作。“明年争取把你们这片的地也托管了,你看怎么样?”“那就太好了,地不撂荒了,还能有一份收入,我支持!”老徐忙着接话,脸上笑容满溢。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3月24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塞罕坝森林草原防...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河南省农药兽...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3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2月份,全省财政总收入572 6亿元,同比增长15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 5亿元,同比增长...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之间的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郑州的高校与洛阳、三门峡等地的优势资源、产业联合,又...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郑州有的路段路灯不亮,是啥原因?大河报·豫视频刊发路灯的烦恼系列报道后,引起众多市民和网友的关注,有多位市民反映了身边...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
2022-03-28 11:18:59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22-03-25 09:42:22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
2022-03-25 09:41:26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
2022-03-25 09:37:58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
2022-03-25 08:28:21
-
东博会云上举办多场东盟专场推介会 进一步推动中泰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
2022-07-01 08:50:09
-
广西生殖健康援助基金正式启动 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得到援助
2022-07-01 08:48:34
-
南宁不断拓宽脱贫群众就业渠道 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定就业
2022-07-01 08:46:19
-
贵港多举措落实稳经济措施 保障稳岗返还政策落到实处
2022-07-01 08:45:06
-
前5月广西“专精特新”企业进出口同比增12.9% 赋能广西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7-01 08:43:54
-
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园 推动信创产业全方位发展
2022-07-01 08:42:46
-
广西出台一揽子政策力保市场主体 帮助市场主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2022-07-01 08:41:52
-
海宁全域党建联盟助农增收 “稻虾共作”亩均效益达上万元
2022-07-01 08:39:41
-
浙江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启动 助推重点领域“大脑”能力建设
2022-07-01 08:38:45
-
浙港贸易活力不断增强 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2-07-01 08:36:20
-
台州沿海布局五大“产业城” 实现全部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2022-07-01 08:34:28
-
世界聚焦:00后女孩去面试全程狂怼HR:这种招聘既可恶又可恨
2022-07-01 08:03:52
-
百事通!新一轮医保药品目录启动申报 价格调整常态化
2022-07-01 08:13:04
-
全球快播:今年“6·18”促销手段简单务实 交易总额正向增长
2022-07-01 08:14:41
-
世界观焦点:A股上半年牛熊榜出炉 最高累计涨幅超300%
2022-07-01 08:18:33
-
热消息:行长辞任 南京银行强劲势头能否延续
2022-07-01 08:04:24
-
每日讯息!年内险企补血图鉴:“自我补血”模式频上演
2022-07-01 08:13:56
-
【新要闻】中国开封第40届菊花文化节第一次筹备会召开
2022-07-01 08:12:22
-
山川乡打造“5分钟旅游党群服务圈” 使基层党建整乡推进
2022-07-01 08:18:59
-
天天快讯:楼阳生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调研
2022-07-01 07:50:42
-
热头条丨2022年6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这些重要政策
2022-07-01 07:38:39
-
热点评!北京653套面向毕业生保租房开放登记,这些月租金2000-3000元的保租房长什么样?
2022-07-01 08:02:08
-
世界时讯:A股下半年行情有啥期待?
2022-07-01 07:40:24
-
【世界新要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
2022-07-01 07:39:01
-
看热讯:加大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安全度汛
2022-07-01 07:47:43
-
焦点速读:河南GDP增长7%的“小目标”咋实现?看看省委咨询组研究员、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的思考
2022-07-01 07:36:57
-
全球关注:中国预制菜(肉类)产业基地缘何“花落”原阳?
2022-07-01 07:43:13
-
【全球播资讯】扎实推进 两稳一保丨河南预制菜 火候到了 如何掌勺
2022-07-01 07:56:58
-
湛江:红色引擎赋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吹响基层治理“集结号”
2022-07-01 08:02:26
-
大鹏新区: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足
2022-07-01 08: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