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前刷手机伤眼还折寿是真的吗
“研究发现睡前玩手机伤眼又折寿”的话题日前登上微博热搜。产生这种说法的起源是一篇英文科技报道,其中介绍了一项新近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美国巴克衰老研究所的研究者发现,限制饮食有延长果蝇寿命的作用,具体机制为激活了一些节律基因,而一个意外发现是,这些节律基因的表达与光感受器相关;随后,研究者让果蝇长期处于黑暗环境中,减少光照对其视细胞的刺激,结果果蝇的寿命得到延长。研究者认为,这提示了光感受器的应激、激活能阻碍果蝇寿命的延长。
(资料图片)
单纯看这个结论,确实令人忧心。在现代生活环境中,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而且晚上睡觉前刷手机是不少人的习惯。那么,如何尽量避免光刺激对眼睛的损伤?人眼接受过多的光刺激真的会影响寿命吗?
1 心理轻松了眼睛“过劳”了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工作、带娃忙碌了一天,只有睡前能享受一段轻松、安静的时光。对于他们来说,手机就像是一个烘托独处气氛的工具,而无所谓是看新闻、视频、小说还是聊天。也就是说,手机此时承载的主要是心理安慰的功能。
但是,与心理上的轻松相反,眼睛是紧张的。因为人除了睡着的时候,眼睛全天无休,我们工作的时候它在工作,我们自认为“休息”的时候,它还在工作。而且,晚上睡觉前看手机,由于没有其他事情在“排队”等候处理,常常会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一两个小时转瞬即逝,从而增加眼睛的负担。
夜间看手机的过程中,眼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从医学角度来看,首先,眼睛专注地盯着手机时眨眼会减少,角膜表面的泪膜会变得不稳定且容易破裂,泪液快速蒸发。当时或者次日,眼睛出现干涩、疲劳、流泪、不想睁眼等症状时,很可能是干眼症已随之而来了。医学上还有一个名词叫“视屏终端综合征”,意思是看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引起的各种不适综合在一起形成的病症,这与屏幕使用时间直接相关,看的时间越长,症状越重,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角膜上皮损伤,甚至眼痛、头痛等症状。
其次,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时,睫状肌会持续收缩、痉挛,使各年龄段人群产生明显的疲劳甚至头晕的症状。对于青少年,长期近距离用眼、睫状肌持续收缩会诱导近视的不断进展;对于中老年人,此举可能会使晶状体弹性下降,加重花眼甚至白内障。
第三,在夜间光线不足的情况下,瞳孔会自然散大,如果本身有前房浅、房角狭窄等特殊解剖结构,长期处于昏暗环境有诱发青光眼的可能,表现为突发的视力下降、眼睛剧烈胀痛,甚至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 护眼模式不能完全消除蓝光影响
除了对眼睛的影响之外,夜间看手机最常见的一个负面作用就是影响睡眠。这个原理很好解释。睡前看手机,所有传递给大脑的信息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大脑皮层、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引发植物神经系统及生物钟紊乱。研究也已证明,手机屏幕释放的蓝光会抑制人体褪黑素(一种诱导自然睡眠的体内激素)的合成,从而加重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睡眠障碍,降低睡眠质量。
现在许多电子产品都推出了护眼模式,通过调节屏幕色温,使屏幕变得“发黄”,手机通过软件算法在显示中突出红、绿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蓝光的输出,增加看手机的舒适感。但是,不要以为调成护眼模式就能保护眼睛。一方面,护眼模式只能阻断一定程度的蓝光而不能全部阻断,另一方面,护眼模式下的屏幕会相对变暗,显示对比度也相对下降,时间一长更容易令眼睛感到疲劳。因此,最有效的护眼方法仍然是减少看电子屏幕的时长,而不是依赖所谓的护眼模式。
还有人说,把手机屏幕底色调成绿色对眼睛有利,这种说法科学吗?色彩心理学认为,绿色能够让人感到舒适与平静,原因可能是绿光处于可见光谱的中心位置,人眼对绿色的识别更为敏感,但是其护眼作用尚无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
另外,睡前刷手机的不良姿势可能导致腰椎、颈椎疾病。一些人看手机习惯在颈后、背后垫上松软的靠枕,短期使用有舒适感,但长期保持这个姿势,腰椎悬空并缺少有效支撑会导致腰椎间盘压力增加,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样的,颈椎的长期前屈、受力也会导致颈椎僵硬酸痛,诱发颈椎病。
3 “伤寿命”之说无实证
夜间刷手机对眼睛健康的确不利,但要说到影响寿命,就值得商榷了。
前文提到的研究结论,研究对象为果蝇。果蝇寿命很短,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对于基因尤其是衰老相关的基因研究,它是非常理想的科研模型,但是果蝇与人类相比,无论是体型还是生物学亲缘性的差异都是巨大的。所以,将利用果蝇实验得到的研究结果简单推论到人的身上并不可取。
仔细阅读研究论文可以发现,文章的结论是审慎的,并且从宏观上探讨了视觉系统与寿命的关系是非常庞杂的,远非一个实验就能研究透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视觉系统对于生命体而言会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但同时又是多数生物觅食、求偶、生存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简单地说视觉系统加速了衰老。客观来说,视觉系统与衰老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二者也在生命演化中达到了微妙的平衡。
另一方面,研究的结果有时候给人带来的是启发,但它本身只能停留在实验室中,而不能推广到真实世界,哪怕是真实的果蝇世界。实验室中的果蝇长期处于黑暗中能延缓衰老,但在真实世界的果蝇,由于丧失了视觉系统无法正常觅食、躲避天敌,反而会缩短寿命。同样,在真实人类世界中影响预期寿命的因素非常多,即使人眼感光细胞的激活确实与寿命呈负相关,也很难超过遗传、环境、医疗条件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而表现出统计学上的差异性。
因此,“睡前玩手机会缩短寿命”不是一个科学的判断。
4 健康使用的关键是控制时长
白天明明已经疲惫不堪,晚上躺在床上却刷手机到深夜,这种行为在医学上也被称为“报复性睡眠拖延症”。根据相关研究,这种行为可能是一种心理补偿,以对抗白天承受的压力。一般来说,白天工作压力越大、越是经常压抑自己愿望的人,越容易出现报复性睡眠拖延的行为。报复性睡眠拖延症给人拥有生活控制权的错觉,但实际上睡眠时间减少会导致决策能力、认知能力下降等一系列副作用。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但我们可以尽量健康地使用手机。
对于上班族而言,健康使用手机的关键是要控制看手机的时长,睡前使用手机放松时需提醒自己适可而止,尽量不要超过半小时;白天连续盯着手机、电脑屏幕的时间也不要太长,感觉到眼睛疲劳就站起来活动活动,眺望远处。
对于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有一个“20—20—20”法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向远处20英尺(约6米)外眺望20秒以上。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法则推广到看电子屏幕的时间上,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缓解眼部的疲劳不适。儿童尽量不使用手机,更不能在夜间看电子屏幕。
老年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切忌在漆黑的环境下看手机,不要为省电或者担心影响家人休息而关闭室内环境灯光,同时要适当调整手机屏幕亮度,让其与环境亮度相匹配。另外,注意看手机的姿势,不要长时间躺卧着看,以免加重对颈部、腰部等部位的损伤。
最后,还要提醒戴隐形眼镜的人,睡前看手机记得先把隐形眼镜摘掉。如果不小心睡着了,整晚佩戴隐形眼镜可能会引发角膜上皮损伤、结膜炎等问题。
在这个时代,各种视觉信息应接不暇,给眼睛保健带来了巨大挑战。人类获取的信息有70%—80%来自视觉,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这个重要的感觉器官。如果长时间看电子屏幕后出现了眼睛酸涩、疲劳的症状,这就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我们可以尝试改变用眼习惯,减少看屏幕的时间,晚上睡觉前做一做热敷,如使用热敷贴,有助于放松眼部神经肌肉,缓解疲劳。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3月24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塞罕坝森林草原防...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河南省农药兽...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3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2月份,全省财政总收入572 6亿元,同比增长15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 5亿元,同比增长...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之间的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郑州的高校与洛阳、三门峡等地的优势资源、产业联合,又...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郑州有的路段路灯不亮,是啥原因?大河报·豫视频刊发路灯的烦恼系列报道后,引起众多市民和网友的关注,有多位市民反映了身边...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
2022-03-28 11:18:59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22-03-25 09:42:22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
2022-03-25 09:41:26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
2022-03-25 09:37:58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
2022-03-25 08:28:21
-
崇左片区:多管齐下强化招商引资 进一步激励企业扩大投资
2022-07-01 08:53:00
-
东博会云上举办多场东盟专场推介会 进一步推动中泰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
2022-07-01 08:50:09
-
广西生殖健康援助基金正式启动 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得到援助
2022-07-01 08:48:34
-
南宁不断拓宽脱贫群众就业渠道 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定就业
2022-07-01 08:46:19
-
贵港多举措落实稳经济措施 保障稳岗返还政策落到实处
2022-07-01 08:45:06
-
前5月广西“专精特新”企业进出口同比增12.9% 赋能广西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7-01 08:43:54
-
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园 推动信创产业全方位发展
2022-07-01 08:42:46
-
广西出台一揽子政策力保市场主体 帮助市场主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2022-07-01 08:41:52
-
海宁全域党建联盟助农增收 “稻虾共作”亩均效益达上万元
2022-07-01 08:39:41
-
浙江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启动 助推重点领域“大脑”能力建设
2022-07-01 08:38:45
-
浙港贸易活力不断增强 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2-07-01 08:36:20
-
台州沿海布局五大“产业城” 实现全部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2022-07-01 08:34:28
-
世界聚焦:00后女孩去面试全程狂怼HR:这种招聘既可恶又可恨
2022-07-01 08:03:52
-
百事通!新一轮医保药品目录启动申报 价格调整常态化
2022-07-01 08:13:04
-
全球快播:今年“6·18”促销手段简单务实 交易总额正向增长
2022-07-01 08:14:41
-
世界观焦点:A股上半年牛熊榜出炉 最高累计涨幅超300%
2022-07-01 08:18:33
-
热消息:行长辞任 南京银行强劲势头能否延续
2022-07-01 08:04:24
-
每日讯息!年内险企补血图鉴:“自我补血”模式频上演
2022-07-01 08:13:56
-
【新要闻】中国开封第40届菊花文化节第一次筹备会召开
2022-07-01 08:12:22
-
山川乡打造“5分钟旅游党群服务圈” 使基层党建整乡推进
2022-07-01 08:18:59
-
天天快讯:楼阳生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调研
2022-07-01 07:50:42
-
热头条丨2022年6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这些重要政策
2022-07-01 07:38:39
-
热点评!北京653套面向毕业生保租房开放登记,这些月租金2000-3000元的保租房长什么样?
2022-07-01 08:02:08
-
世界时讯:A股下半年行情有啥期待?
2022-07-01 07:40:24
-
【世界新要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
2022-07-01 07:39:01
-
看热讯:加大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安全度汛
2022-07-01 07:47:43
-
焦点速读:河南GDP增长7%的“小目标”咋实现?看看省委咨询组研究员、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的思考
2022-07-01 07:36:57
-
全球关注:中国预制菜(肉类)产业基地缘何“花落”原阳?
2022-07-01 07:43:13
-
【全球播资讯】扎实推进 两稳一保丨河南预制菜 火候到了 如何掌勺
2022-07-01 07:56:58
-
湛江:红色引擎赋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吹响基层治理“集结号”
2022-07-01 0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