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洋丰半年净利同比增31.57% 持续布局新能源产业
2022-08-18 16:31:43 来源: 长江商报
关注河南热线

主要产品量价齐升,国内磷复肥行业龙头新洋丰(000902.SZ)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日前,新洋丰发布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6.17亿元,同比增长43.44%;归母净利润9.21亿元,同比增长31.57%;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9.11亿元,同比增长31.71%。

稳增长确保稳中有进,战略趋势决定未来价值。新洋丰表示,公司将形成从单一的磷复肥产业,升级为磷复肥、新能源“双主业”和磷石膏建材“一辅业”的“两主一辅”产业格局。未来公司利润增长空间广阔,发展前景有望迎来新高度,实现新突破。

磷肥营收17.97亿增超80%

新洋丰的主营业务为磷复肥、磷酸铁、磷石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现代农业产业解决方案提供业务。

从半年报来看,2022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磷肥及复合肥景气度提升。其中,磷肥实现营业收入17.97亿元,同比增长80.22%;常规复合肥实现营业收入52.87亿元,同比增长39.41%;新型复合肥实现营业收入22.92亿元,同比增长49.91%。

近年来,公司凭借多年打造的一体化成本优势和产品自主创新,实现复合肥销量连续稳定增长。财务数据显示,复合肥由2015年的260.67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383.1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6.63%,累计增幅为46.99%,公司市占率也由2015年的4.56%提升至2021年的7.96%。同时,通过新型肥料市场的布局和发力做到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新型复合肥的销量占比逐年提升,带动复合肥整体毛利率趋势向上。

新洋丰磷复肥主业的稳健发展,从根本上还得益于其多年来脚踏实地的实践。

经过40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了产业链一体化的竞争优势,共建成 11 大生产基地,具有各类高浓度磷复肥产能约900万吨/年,磷矿石产能90万吨/年,配套生产硫酸270万吨/年、合成氨15万吨/年、硝酸15万吨/年。公司在湖北荆门、湖北宜昌、湖北钟祥和四川雷波建立大型磷酸一铵生产基地,产能达185万吨/年(含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15万吨/年),位居全国第一。此外,公司是复合肥行业规模前三甲中,唯一具有钾肥自营进口权的企业,每年进口的钾肥可以满足公司一半的生产需求。

2022年7月,新洋丰控股股东洋丰集团将保康竹园沟矿业有限公司100%股权注入上市公司,通过上游磷矿资源的注入,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的资产结构及业务结构,有效推动各方优势资源整合,加强公司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巩固产业链一体化的竞争优势。

通过提升磷肥重要原材料磷矿和合成氨的自给率,新洋丰进一步强化了公司产业链一体化的战略布局,增强公司抵御上游原材料大幅波动风险的能力,加深公司的成本优势护城河,以实现公司高质量稳健经营的目标,巩固磷复肥主业核心竞争力。

持续布局新能源产业

在持续做好肥料主业的同时,新洋丰还积极向新能源和精细磷化工转型升级。

2021年,为丰富磷化工产业链的产品布局,抓住新能源市场发展机遇,满足国内外对新能源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新洋丰成立全资子公司洋丰楚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先后在湖北钟祥、湖北宜都投建磷酸铁生产基地,预计投资60亿元建设30万吨磷酸铁、15万吨磷酸铁锂及相关配套项目。

2022年1月9日,公司与宜都市政府签署《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服务协议书》,在湖北宜都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和5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配套10万吨精制磷酸生产线。1月10日,公司又与格林美签署《磷资源化工新能源材料产业链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投资“磷资源—磷酸铁”新型磷新能源材料产业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磷化工资源-磷酸铁锂材料制造-动力电池回收与再利用”的新型磷化工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

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等对磷酸铁锂的高需求推动,上游原料磷酸铁需求量持续攀升,行业开工率居高不下,2022年上半年磷酸铁价格居高不下,行业货源紧张。对此,公司预计,磷酸铁供给端的紧张状态在整个2022年内难以缓解,高景气周期将持续。

在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的同时,新洋丰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向精细磷化工及磷矿伴生资源利用投资布局。

4月,新洋丰公告拟投资60亿元在江西瑞昌建设磷化工及磷矿伴生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5月,公司又公告拟投资12亿元在湖北荆门规划建设磷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这是公司继磷酸铁之后在新能源材料和精细磷化工产品领域的又一布局,通过拓宽磷化工产业链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此外,5月底,新洋丰投资建设的首个新能源项目年产5万吨磷酸铁生产线实现达标投产。公司生产磷酸铁的成本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已达到全行业综合成本较低水平。

新洋丰表示,向新能源和精细磷化工转型升级是公司全面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布局,依托企业丰富的磷矿资源和四十年从事磷化工的生产积淀,迅速抢占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高地,不仅有利于巩固肥料主业的行业领先地位,更有助于将新能源产业打造成继肥料主业之后的第二主业,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拓宽未来的盈利空间。(●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