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今日热文:中经评论:把"短板"变"潜力板" 守护最美"夕阳红"
2023-03-11 07:18:3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关注河南热线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每个人终将老去,帮助今天的老年人,也是帮助明天的每一个人。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让老年人的生活更舒心、更幸福,我们责无旁贷。


【资料图】

“最美不过夕阳红”。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也是每个家庭的关切。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强养老服务保障”作为今年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工作重点之一。

这些数字令人倍感压力——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截至2021年底,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已超过1.9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为一些老年人家庭的真实写照。

这些养老服务短板不容忽视——未来,随着老龄化、少子化现象加剧,很多老人的晚年都要托付给养老机构。但是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基础比较薄弱,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照护服务等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有的养老机构管理混乱,甚至还发生了伤害老人的现象。前不久就有媒体报道,一位73岁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在一家养老服务中心里被护工打爆眼球。

每个人终将老去,帮助今天的老年人,也是帮助明天的每一个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和百姓福祉。事实上,换个角度看,养老服务的“短板”恰恰是其发展的“潜力板”。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决定容量的关键不是其长板,而是其短板。挖掘老龄红利,补齐发展短板,养老服务业或将成为“朝阳产业”。

其实,“老年”这个概念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80岁的长者眼中,60岁的人仍然年轻。不同的年龄、健康、经济状况等因素下,养老需求也不同,因而要在“老有所为”和“老有所养”上下功夫,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老有所为”方面,要践行积极老龄观,为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创造有利条件。从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来看,低龄老人、活力老人是主体,这部分老人生活经验丰富、身体状况良好、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愿。日前揭晓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集体奖花落13位“银发知播”——在网课直播间走红的老师、教授和院士。这群银发族为知识传播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也印证了在新媒体赛道上年龄从来不是问题。那么,调动、开发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老年人力资源,不仅将有效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也将释放巨大的消费潜能,像老年旅游、老年健身、教育培训等方面都存在着发展机遇。

“老有所养”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织密健康保障网。当前,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打造十五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获取养老服务更加便捷可及、贴心暖心。例如在江苏省无锡市,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在家住院、医保报销等医疗服务。而养老服务新需求催生的“老人助浴师”“老人陪诊员”等新职业,正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重要增量。当然,让老年人安度晚年,提升养老企业服务质量也是重要一环。这不仅需要道德上的呼吁,更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促使相关机构规范发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让老年人的生活更舒心、更幸福,我们责无旁贷。(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让老人在社区乐享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hN_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