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银行理财市场调查:部分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报喜不报忧”
2023-03-15 07:58:08 来源: 证券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目前,银行理财市场存在哪些对投资者“不友好”的现象,哪些环节仍有优化空间?“3·15”前夕,《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体验、调查了10余家银行的理财服务。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在信披及销售环节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部分产品展示过往业绩时“报喜不报忧”;二是预期收益率参考指标较多,投资者不明就里;三是风险评估有“操作空间”;四是银行理财经理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资料图)

区间业绩展示易让人误解

3月14日,记者在某股份制银行App的理财专区看到,该行代销的一款旗下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展示的收益率为“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13.48%”。但记者点开该产品的详细介绍,却发现该产品近一年的收益率仅为2.57%,近1个月收益率更是低至-17.2%。

这种现象不是个例。投资者吕泽(化名)告诉记者,他购买的一款理财产品页面显示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3.62%(已成立3年),他据此购买后,实际收益率仅1.8%。

在北京西三环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展示某一区间的业绩,比如成立以来、近一年、近半年、近1个月等并不是很好的预期收益率参考指标,且很容易引发误解。

上述理财经理进一步表示,在资管新规实施前,银行理财产品刚兑且收益率可预期,净值增长曲线呈平滑走势,某一区间的年化收益率就能代表过去和未来的收益率。但资管新规后,区间收益率的参考价值大幅减弱,投资者应更为慎重地购买理财产品。例如,当近1个月或近半年的理财产品净值大涨时,极有可能是理财产品配置的债券或股票正处于上涨通道,投资者若据此“追涨”可能会亏损。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理财公司或代销渠道采用“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等指标,理论上只要符合法律法规即可,但应当避免产品借此“报喜不报忧”,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错误的预期,未来要规范这一行为避免误导投资者。

业绩比较基准有相对参考价值

如果区间业绩指标的参考价值不大,那么投资者该关注哪个指标?

多位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消费者在投资时想寻找一个客观的指标作为预期收益率目标,这是投资惯性使然。不过,记者发现,目前预期收益率参考指标,除上述银行理财公司展示的区间业绩之外,还有一些理财产品直接展示业绩比较基准这一指标。

北京南三环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尽管业绩比较基准并不代表未来的实际收益率,但在各种指标中,该指标相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业绩比较基准,即银行根据产品往期业绩表现或同类型产品历史业绩,计算出来的投资者可能获得的预估收益。一方面,该指标影响管理人超额业绩报酬或浮动管理费的收取门槛,关系到超额收益在管理人和投资者间的分配。另一方面,由于习惯和历史沿革,很多投资者有意无意地将业绩比较基准和未来收益相联系,进而对理财产品销售规模产生重要影响。

从数据层面看,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达到或超过了业绩比较基准。据广发固收刘郁团队测算,截至3月10日全部理财子产品业绩达标(到期收益率达到或超过业绩比较基准)占比为23.6%。

风险测评有“操作空间”

除上述现象之外,记者测评多家银行App发现,部分高风险理财产品可以通过“修改”风险测评来投资。也有投资者告诉记者,当其购买一款理财产品时,发现风险评级不符,无法购买,于是自己重新做了风险测评,然后便可顺利购买。尽管这属于个人行为,但也侧面说明风险测评有“操作空间”。

“这种情况不利于准确地识别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未来针对投资者展开精准营销时,也会出现识别不清的营销困境。”明明表示,一部分理财机构风险测评评估过于简单,科学性、全面性有待提升。从长远发展考虑,应当建立完善全面的风险识别流程,包括投资者的财务情况、投资经验、投资目标、风险偏好等,并且定期跟踪、及时更新,不断完善用户画像,提供更适合的金融服务。

除上述问题外,记者近期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不同银行的理财经理对理财产品收益率、底层投资资产等指标的理解差异较大。这显示出线下理财经理的专业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整体结构上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个人理财投资者数量为9575.32万人,占比99.01%。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理财产品仍需在信披等维度持续发力,服务好广大投资者。

责任编辑:hN_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