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环球热议:注重全生命周期化解城市病
2023-01-05 06:04:34 来源: 经济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资料图)

日前,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明确了相关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

在这份《规划》中,“全生命周期”频频提及。比如,要求“围绕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统筹规划、设计、建设和运维各环节创新主体”“以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市政设施运维安全高效、智慧智能、集约节约为目标进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研发建筑与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性态演变评估与控制技术”。提出这些要求,既是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之举,也与长期以来缺乏“全生命周期”的思与行有关。

比如,有的地方热衷于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以假乱真,使得一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变得名不副实;有的地方注重数量忽视质量、注重增量忽视存量,使得老城缺乏生机、新区缺乏底蕴;还有的地方注重表面光鲜忽视实际功能、注重通衢大道忽视背街小巷,使得城市“阴阳失调”“气色不佳”;等等。

凡此种种,体现出一些城市在发展路径有所偏差,对“城市病”或思想上讳疾忌医或行为上得过且过,与群众的期盼存在一定差距。落实“全生命周期”理念,就应以负责态度和历史担当,从更宽广的视野分析与破解问题。

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深谋远虑,做到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有人戏称:“村里是种地,城里是种楼。”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种地种错了,后果当然严重,但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调整好;种楼种错了,被影响的却往往是一两代人。可见,城镇化布局和城市规划容不得随心所欲,须把可能的影响想得更加全面、把基础打得更扎实。尤其是要考虑到建设对自然、文脉等因素的影响,避免城市因短期利益而缺乏生态支撑、因文化断根而缺乏发展活力,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与城市更新等方面,要突出结果导向,做到既利于当前又惠及长远。强调“全生命周期”理念并不意味着否认城市、街区、建筑等生命的有限性,而是提倡全过程、全流程、年轻态,如人修身养性、延年益寿那样,力促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和建筑生命力的延续。在建设过程中,要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做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多留精品、少留遗憾。在运行维护过程中,要以绣花功夫改善各类公共服务,提高市民宜居度。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更应用好现代科技等手段,统筹各方力量、各类资源同心同向,聚焦受益群体需求共建共享,让城市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开新)

责任编辑:hN_0526